送崔珏往西川
李商隐〔唐代〕
年少因何有旅愁,欲为东下更西游。
一条雪浪吼巫峡,千里火云烧益州。
卜肆至今多寂寞,酒垆从古擅风流。
浣花笺纸桃花色,好好题诗咏玉钩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年少为什么会有愁闷心情,想要东下却不得已向西行。
一条雪浪咆哮怒吼着穿过巫峡,蔓延千里的火云仿佛燃烧的益州。
卖卜的铺子如今是多么冷清,酒垆从古至今都是产生风流雅士之地。
在那淡淡的桃花色浣花笺纸上,好好题上一首咏玉钩的古诗。
注释
崔珏(jué):字梦之,唐朝人。尝寄家荆州,登大中进士第,由幕府拜秘书郎,为淇县令,有惠政,官至侍御。
西川:指成都,为西川节度使府所在地。诗作于大中元年闰三月,商隐赴桂林途经江陵时。
浣花:西川浣花溪。
旅愁:羁旅者的愁闷心情。
因何:为什么。
简析
《送崔珏往西川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年少旅愁,既有漂泊不定的纷乱心情,又有满眼江涛水、天边烈火云的大气之叹。诗中深深的祝福和挥别全部涌现,却没有寂寥悲凉的情绪。桃红灼灼、夭夭美妙。纸上的绯红桃花色妙在似露不露之间,写来全不吃力,却情谊毕现。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,没有恋恋不舍地抒发对友人的眷恋之情,而是着重畅想一路壮阔景观,写出内心澎湃的情绪。
李商隐
李商隐(约813年—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又号樊南生,与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“温李”,原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市)人,后随祖辈移居荥阳(今河南省郑州市),晚唐时期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 603篇诗文 858条名句
少年行四首
王维〔唐代〕
新丰美酒斗十千,咸阳游侠多少年。
相逢意气为君饮,系马高楼垂柳边。
出身仕汉羽林郎,初随骠骑战渔阳。
孰知不向边庭苦,纵死犹闻侠骨香。
一身能擘两雕弧,虏骑千重只似无。
偏坐金鞍调白羽,纷纷射杀五单于。
汉家君臣欢宴终,高议云台论战功。
天子临轩赐侯印,将军佩出明光宫。
把酒问月·故人贾淳令予问之
李白〔唐代〕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
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
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寄左省杜拾遗
岑参〔唐代〕
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。
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。
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。
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。